彭怀仁教授是全国著名的中医学家,中医方剂学家,特别擅长治疗内科和妇科方面的疑难杂症,尤其在肿块类疾病的治疗方面经验独特、方法新奇、疗效显著。以下是对彭怀仁教授治疗肿块类疾病经验的撷萃:
一、病因病机理解
彭怀仁教授认为肿块类疾病的形成,主要责之肝脾功能失调,继则影响气血津液的正常运行,而致气滞血瘀痰凝。病位初为气结在经,久则血伤入络。治疗时需“必理血分,兼通络瘀,搜瘀之中,酌补元气。即邪深积锢,务令脾胃气旺乃可消磨坚结,否则专事攻削,正气益衰,积聚何由去乎?”
二、常用验方
彭怀仁教授在临床中常用的小验方包括天丁消块汤、攻坚散和山甲留行汤,这些验方均体现了其独特的用药思路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天丁消块汤(彭老自创方)
组成:白头翁10g、昆布10g、海藻10g、浙贝母15g、生牡蛎15g(先煎)、玄参10g、白芥子10g、连翘15g、半夏10g、陈皮6g、白茯苓10g、独活10g、牛膝10g、皂角刺10g。
功效:清热解毒、化痰消肿。多用于炎性包块、增生性病变。
特色用药:白头翁在传统上多用于清肠解毒,但彭老根据其解毒散结、消肿化痰的功效,创造性地用于肿块类疾病的治疗中,作为主药出现。
攻坚散
组成:夏枯草30g、玄参30g、生牡蛎30g(先煎)、昆布15g、海藻12g、姜半夏12g、青陈皮各9g、三棱6g、莪术6g。
功效:破血逐瘀。可用于治疗肝脾肿大、腹腔肿瘤、卵巢囊肿等肿块病。
特色用药:三棱、莪术为破血行气逐瘀药,青、陈皮具有破气散结之功效,共奏破血逐瘀之效。
山甲留行汤(彭老自创方)
组成:柴胡6g、香附6g、橘核10g、橘叶10g、穿山甲6g、王不留行10g、皂角刺10g、青陈皮各6g、生牡蛎15g(先煎)、大贝母10g、连翘壳10g、炙甘草3g。
功效:行气破气、软坚散结。多用于治疗女性肝郁气滞所致的积聚病,如胁肋部的肿块。
特色用药:柴胡和香附两味疏肝解郁,穿山甲和王不留行等药物软坚散结,共奏行气破气、软坚散结之效。
三、治疗思路与特色
辨证论治:彭怀仁教授在治疗肿块类疾病时,强调辨证论治,根据不同患者的病情和体质进行个性化治疗。
软坚散结、化痰活血:彭老在治疗中常用软坚散结、化痰活血的药物,如昆布、海藻、白芥子、三棱、莪术等,这些药物能够有效地消除肿块、缓解疼痛。
注重脾胃:彭老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治疗时应注重顾护脾胃之气,因此在方剂中常加入神曲、党参、黄芪等药物以健脾益气。
灵活加减:彭老在治疗过程中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灵活加减药物,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四、成功案例
彭怀仁教授通过运用上述验方和治疗思路,成功治疗了多例肿块类疾病患者,包括乳腺肿块、卵巢囊肿、子宫肌瘤等。这些成功案例不仅证明了彭老治疗肿块类疾病的独特经验和显著疗效,也为其学术思想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实践依据。
综上所述,彭怀仁教授在治疗肿块类疾病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学术思想,其常用的验方和治疗思路为中医临床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上一篇:刘嘉湘辨治肺癌经验 下一篇:清肺八味汤治疗痰热咳嗽
Copyright © 2024 药网.商城 版权所有